“持有”与“买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资讯1个月前发布 admin
41 0 0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的关键是要确保买入时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同时持有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估值容忍度。否则,稍微的价格波动就会使投资者不安,从而失去投资的机会。

因此,在纯粹的投资收益上看,持有和买入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它们都需要付出相同的机会成本,即放弃其他机会,因此不应该有两套标准。

有人认为只要能赚钱就行,但是在投资中,“持有”与“买入”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这个问题涉及到价值投资和长线投资的关系,以及在投资中常见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是否被高估,以及持有投资的容忍度等等。

“持有”与“买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本文将从“持有”和“买入”之间的区别入手,深入分析这些重要理论问题。

在传统经济学中,我们通常认为“持有”和“买入”是同一概念,但是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它们实际上存在一些差异。行为经济学是指研究人们如何在面对复杂决策时采取不同的选择和行为的学科,它认为我们的投资行为更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投资中,我们的盈利来自于两个方面:公司估值的上升和业绩的增长。其中业绩增长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理性的投资方式,而估值的上升则需要研究市场的风格和人们的行为,因此更加不确定和具有艺术性。

虽然赚估值的钱与时间无关,但赚业绩增长的钱则与时间正相关,持有时间越长,赚得越多。

持有一家公司的行为会赋予该公司更多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克服股价波动,更长线地投资并获得更大的收益。然而,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我们的投资行为会受到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的影响。

损失厌恶是指我们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非获得收益,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在股价下跌时卖出股票,而不是坚持持有。禀赋效应是指我们更看重自己拥有的东西,这使得我们更难以在股价下跌时卖出股票,因为我们害怕错失未来的涨幅。

尽管估值并不是如此重要,但买入时仍应该有安全边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无法准确评估一家公司的长期价值,除了购买基金之外,还有一种有效的投资方法是采用“安全边际买入”原则。

 

该原则的核心是承认我们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购买股票时,我们应该在预估的价值以下购买,以便为我们的判断打折扣,并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缓冲区。

此外,在持有股票时,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估值容忍度,以免短期的估值波动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持有股票并不能增加年化收益率,而是通过减少估值波动的影响,使我们的收益更加确定和可靠。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度强调“长期主义”,而是应该注重在安全边际和估值容忍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以便实现稳健和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

检测到广告拦截程序!!!Ads Blocker Detected!!!

我们检测到您正在使用扩展来屏蔽广告。请通过禁用这些广告屏蔽程序或者把网站加入白名单来支持我们。

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an extension to block advertisements.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vertising blocking programs or adding the website to the whit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