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资讯1周前发布 admin
21 0 0

市场中各种消息和各种价格背后的阴谋诡计,形成的资金推动;国际汇率金价原油的各种数据和消息,最终仍会形成资金的推动,并且这种价格波动受数据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当价格处于临突破状态时,能否顺利形成单边走势,关键要看当时市场的动能是否充裕,而能够引起流动性充裕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1、消息面刺激引起的流动性充裕,这时候的流动性最具爆发性,所以这种时候行情若是能突破震荡区间形成单边的话,走势基本都是一泻千里。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消息面刺激引起的价格暴涨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消息面刺激引起的价格暴跌

2、数据发布前后,市场对数据的预期走势和消化走势,这种时候流动性会相对均匀,所以走势一般呈现n字型结构。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3、由于市场心理共振的因素,大跨度和多重确认的技术走势破位后,就会引起市场流动性的充裕。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10、20、30均线的应用

普普通通的几条短期均线作用还是蛮大的,平日里团队操盘用的是10、20、30三条普通的均线,主要是用来观察整体k线的流畅程度,所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这几条小均线要表达的意境了。

趋势交易根本上抓的是那些流畅的单边行情,而流畅的单边行情必然是均线流畅的排列,而且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那些大的单边行情的启动,都是在三条均线比较规则的多头排列或空头排列时产生的。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从上面三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般大行情都是在三条均线即将交叉时产生的,所以说这个小小的细节在实战中非常重要,其中奥妙需要读者多多揣摩,多思考市场的本质性问题。价格的波动无非就是能量的波动,之所以大部分单边行情的爆发都是在均线粘合并且即将发散时启动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市场的心理共振。

交易频率的控制

对于不同交易频率的手法,市场上大致分为三种:

1、日内刷单

2、日内、周内波段

3、中长线交易

三种手法各有特点,没有最好,只要适合个人习惯就行。但在这里,笔者提一下对这三种手法一些见解:笔者认为这三种手法中,日周内的波段交易是比较适合大众投资者的,同时这种手法也相对符合期货和外汇黄金等保证金交易品种的特性。

其一,就拿每天外汇黄金的波幅来说,其实是非常小的。当下市场,外汇每天的平均波幅大概是0.8%,黄金大概是1.2%,之所以有些投资朋友会觉得衍生品的波动幅度很大,那是因为他们杠杆用的很大。

其二,期货外汇等衍生品大级别的趋势行情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时间k线都是在几百点的震荡区间里上下乱晃。所以说衍生品的特性,实际上是不太适合中长线交易的,特别是期货还有个跨期的麻烦。而日内刷单需要很好的盘感和时间,交易过程还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所以这种手法不适合一般人且难以持久。

所以综合以上,日内波段和周内波段的交易手法,是期货外汇等衍生品的主流手法。

一般来说,日内波段的交易频率是每天3次左右,因为每天一个品种出单边的次数基本都是1次,所以也就注定了日内波段的交易次数是比较少的。所以平时做单的时候,我们空仓看盘的时间就会比较多。在职业交易中,养成这种长时间空仓看盘的习惯,对交易有很大的好处。做交易要有一定的格局,不能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小区间里的小行情上,这样我们的境界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频繁交易就像食草动物,走到哪吃到哪,永远只会在食物链的底层。频繁交易最后就是疲劳交易,人长期处于这种神经紧张的疲劳状态,是很容易被市场催眠的,然后就会失控。就像老司机,有再高超的技术,一旦疲劳驾驶,离悲剧也就不远了。

要做到轻松交易,曲径通幽,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做单习惯,并且这种习惯是可以跟生活作息形成良好的共振,这样长期从事交易才不至于产生厌倦的情绪,交易最后才会越做越好、越战越勇。

行情在突破前常见的三种走势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行情突破前有三种走势:其一,单根k线直接破位。其二,连续两根k线破位。其三,反k出现后再破位。

1、单根k线直接破位:关键点位被单根k线直接突破。

2、连续两根k线破位:关键点位被连续上涨或下跌的两根k线突破。

3、反k出现后再破位:价格行至关键位时停顿,市场出现大量对手盘,价格形成反向k线,但其后又快速被市场合力击溃,关键点位被突破,行情走出区间形成单边。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单根k线直接破位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单根k线直接破位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单根k线直接破位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连续两根k线破位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连续两根k线破位

以下圈圈里的k线就是破位前挣扎的反k,市场背后的含义大致可以理解为,多头想反扑,结果被空头一记闷棍就game over了。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顶底突破的细节

顶底震荡期,不能纯粹的突破前高前低就挂sotp单,因为震荡没有动能,价格很容易回抽扫止损。实战中,我们必须要等出现明显有动能的k线时才可以挂sotp单。一般来说,顶底即将突破的走势,都是有一定跨度的。跨度大、走势扁平的行情就容易爆发出大的单边,背后的原因是行情积累的时间比较久,能量和人气聚集的比较充分,即所谓的憋大招。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圈圈1处之所以难突破有三个原因:其一,行情没有走出跨度;其二,均线尚未交叉;其三,突破的间距略大,行情从底部跑到突破点已经消耗了一些能量,要往上突破的话一般说都需要休整休整。除非是大数据发布时段能量充足,行情瞬间爆发无需休整。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圈圈内是比较有跨度的走势

突破的间距

启动点与突破点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能量到达突破点的时候容易衰竭。要是启动点离突破点比较远,正常行情下一般会在突破点前或后,继续走出蓄势结构,然后再突破。

好的突破走势,启动点与突破点之间的间距一般都是恰到好处,而且突破k线的开盘价,一般都位于ma20下方(这是往下突破的情况,往上突破同理)。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上图圈圈里,突破k线开盘价与突破点之间的间距是11个点,间距较小,价格往下突破耗能较少,k线开盘价位于ma20下方,并且整体走势有跨度,所以突破成功的概率较大。

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十年实战老手总结的交易细节干货!

上图中行情单根k线暴跌75个点,至关键点位处能量耗尽,空头在关键点一带蓄势休整,重新聚集做空能量和人气。

突破爆发大行情的三种情况

在实战中,我们要把对市场的理解和认知变成对盘面最直观的本能反应,那么需要对我们脑海里的知识结构做进一步的压缩,总结出一些更加简单和方便记忆的信息条码。以下总结了实战过程中容易出单边的三种情况:

1、大数据发布的时候

大数据发布的时候,市场能量充足,极易引起价格暴涨暴跌。在实战中,我们需要结合行情走势来决定这些品种的交易。类似的例子在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里比比皆是,比如英镑经常是下午四点半发布数据,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根据技术面判断多头是否已经聚集完毕,行情结构是否处于一个临突破的边界等等(空头同理)。

2、跨度大且结构扁平的走势

跨度大说明能量积累的时间很充分,结构扁平震荡区间小,说明能量和人气在区间内得到充分的聚集,所以这种走势一旦突破区间,很容易走出大的单边行情。类似的走势在期货里经常能够见到,外汇里也挺多,只要有耐心,这些行情都是可以做到的。

3、关键位经过多次确认的走势

震荡区间的上轨和下轨一般都属于市场的心理敏感位置,而且假如这些关键位置经过几次碰触而无法形成突破的话,那么这种敏感度就会增加,一旦市场的合力击破这种关键位,价格就很容易形成一边倒的走势。

总结

交易的方法说一千遍一万遍,无非就是轻仓、顺势、待时,至于如何轻仓,如何顺势,如何待时,就是我们在实战过程需要掌握的细节。一套交易体系中,理念是一个框架,它的作用是指引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就比如说本源交易系统的理念告诉我们,做单要顺强势而为,不能顺弱势,更不能逆势。还有做单的时候,我们应该放弃第一波弱势的反弹,在涨中做涨,在跌中做跌等等。

这些基本的理念会在我们实践过程中指引和规范我们的交易行为,而细节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过滤掉一些盘面上的伪信号,提高我们的交易质量。

交易的细节是任何一套交易系统的核心部分,对细节把握的熟练程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盈利。就比如很多人都在用均线系统,但真正用的好的又能有几个!包括做突破也一样,能做的好的也是寥寥无几。归其根本,还是细节没把握到位。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放哪里都没错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

检测到广告拦截程序!!!Ads Blocker Detected!!!

我们检测到您正在使用扩展来屏蔽广告。请通过禁用这些广告屏蔽程序或者把网站加入白名单来支持我们。

We have detected that you are using an extension to block advertisements.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these advertising blocking programs or adding the website to the whit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