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2023中国外汇市场投资机会?

外汇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dmin
132 0 0
各大外资机构对于中国经济明年预测和讨论日益增加,专家和分析师对于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如何把握2023中国外汇市场投资机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全球经济回落。经过严格的疫情管控以及积极的复产复工,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V型”反转,并稳定复苏,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经济展望称,在中国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到2021年年底有望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经合组织预测中国将起到火车头作用,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三分之一以上。该组织预测中国2020年GDP增长1.8%,2021年将增长8%。

高质量增长是核心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启之际,今年中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认为从注重量和速的增长到强调升维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转折:

其一,构建双循环是打造系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中国在未来的经济转型期破解全球存量博弈的陷阱;

其二,中国将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其三,中国在新冠疫情中经受住了经济、金融、治理等全方位考验,也体现出了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核心优势,未来科技创新的引领将促进中国经济更为稳定协调的发展。

立足于内循环的稳定,在外循环方面,程实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外循环”的新变化将首先体现在出口层面。两大逻辑将促使中国出口的韧性进一步延续:其一,2021年全球经济大概率触底反弹,带动国际贸易显著回暖;其二,受自身防疫措施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料将出现需求与供给的脱节,造成需求外流,惠及中国等率先修复供给侧的经济体。

此外,今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历经8年、31轮正式谈判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签署RCEP。这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把握明年投资机会

过去几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以及QFII的放松,再加上债券互通机制的建立,外资持续流入中国市场。鲁捷表示,接下来五年这个趋势应该会继续保持,目前人民币处于强势地位,中美利差维持在高位,这将促进外资继续寻找更有吸引力的人民币资产。

鲁捷认为,很长一段时间来,中国股市的表现一直优于新兴市场,明年上半年A股企业盈利或有强劲反弹,明年每股企业盈利或有高达两成的增长。

“根据‘十四五’规划的长远目标,技术本地化、产业升级、绿色经济、城市化、国内循环等应重点关注。例如,科技自主是在贸易战和新冠肺炎大的宏观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主题,中国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教育和扶植政策;在产业升级方面,中国制造商追求向价值链顶端移动,中国的本地供应商在关键工业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增加;在绿色经济领域,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煤炭、钢铁等行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促进他们技术转型,但对于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和风电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此外,中国城镇化率到2035年将达70%,仍有很大空间,金融开放也将使中国继续吸引境外资金流入。随着MSCI纳入更多A股股票,这将给外资流入A股市场提供长期的支撑。”

理财子公司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银行理财业务脱离商业银行进入理财子公司独立发展、自负盈亏,是“资管新规”的本意;但由于银行理财规模过于庞大,且牵扯面较多,叠加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其发展步伐在2020年或放缓。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作为新成立的独立法人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产品的设计思路、业务发展的定位等,都是当下理财子公司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收益最大的无疑是广大的中小银行,让这些机构终于可以“松口气”。然而,即使增加一年“缓冲期”,该面对的压力依然存在。中小银行应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转型,使自己能在2021年年底之前达到“资管新规”的要求。
大力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

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落地,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净值化已经成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多年来深耕固收类投资标的的商业银行来说,转型做以权益类产品为标的的净值型产品难度不小。截至目前,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大多数从商业银行嫁接过来,真正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极少:工银理财2019年11月推出的“工银财富系列工银量化理财-恒盛配置理财产品”及光大理财2020年5月推出的“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较为典型,最新净值分别为1.8931元和1.0243元。
对于理财子公司来说,应该早做准备:一方面加强投研能力,设计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宣传与教育及风险提示,实现新老产品的平稳交替。而对于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的子公司来说,与业绩较好的公募及私募基金合作开发产品,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如中银理财联手华夏基金就备案了一单“华夏基金-中银理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借助金融业扩大开放的东风,引入外资资管机构

广大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理财子公司申报数量上,中小银行处于绝对劣势。理财子公司资本金需一次性缴齐,且不低于10亿元,这对本就面临较大的资本压力的中小银行而言,难度较大。未来,中小银行可以借助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加速的契机,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切入理财子公司。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中,有两条与理财市场相关:一是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二是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由商业银行全资设立,也可以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可以预期的是,引进在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专长和国际影响力的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银行理财子公司,有利于引入国际上资产管理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促进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并将其作为发力重点

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要么将其发行的产品部分拿出全权委托给专业的投顾机构做专门投资;要么是银行积极主动管理,投顾机构则以联合的方式输出策略咨询、风控管理等。很明显,这些过程中,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基金机构、券商资管的合作会越来越密切。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金融科技系统必然需要全面升级。
在破解资管行业发展困局方面,金融科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资金端看,智能投顾、智能获客、智能客服等可以破解同质化,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从资产端看,金融科技在智能投研、智能风控、优质资产选择上具有重要作用。理财子公司业务要突出重围,必须要重视金融科技的运用。
截至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旗下均拥有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加上其他商业银行发起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总数已达12家。从注册资本来看,建信金科最高,达16亿元,工银科技、中银金融科技、交银金融科技、农银金科的注册资本均为6亿元。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部分项目和技术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希望在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一些市场化的探索,从而更好地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银行理财产品能在规模上雄踞首位,主要源于其“刚性兑付”的属性,与理财子公司这类产品浮动收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者牢不可破的保本信仰。不少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既定“要求”仍然是收益率高于定存保本产品。
2020年6月份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幅波动。从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的理财公告来看,有不少于20款的银行理财产品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其中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产品。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针对理财产品,特别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投资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理财经理需要让客户认识到,打破刚性兑付其实是摆脱了银行赚差价,银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超额收益终归客户。自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办公、线上营销逐渐被认可。银行理财子公司可通过线上服务进行投资者教育及净值型产品的普及工作。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